新版世俱杯进入倒计时,能否摆脱“鸡肋”标签?
2025年世俱杯抽签仪式在迈阿密举行,32支球队被分为四档依次落位,标志着这项经过大幅改革的足球赛事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使用了与世界杯类似的赛制后,世俱杯能否摆脱过去长期被视为“鸡肋”的尴尬境地?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世俱杯由于比赛时间多安排在欧洲赛季的开局阶段,且办赛地点远离足坛中心区域,导致影响力不足,参赛俱乐部反馈也不太正面。切尔西、AC米兰等欧冠冠军队伍曾吐槽这项只有7支队伍参加的赛事让人感觉十分“心累”。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际足联在2019年底便提出了改制的构想,并在2023年底宣布首届新版世俱杯将于明年6—7月在美国举办。改革后,世俱杯扩军至32支球队,赛期接近一个月,成为除世界杯外俱乐部层面的旗舰赛事。
扩军的效果是明显的,各大洲俱乐部的参赛名额增加,让他们在洲际赛事中更加投入。同时,与赛制一同升级的奖金数目也让除欧洲豪强外的各大洲俱乐部在比赛中有更多动力。日本浦和红钻和韩国蔚山HD等东亚俱乐部就表示不想在新版世俱杯上“陪太子读书”,他们的目标是力争从小组中突围。
然而,争议依然存在,主要集中在欧洲的豪门俱乐部。他们担心世俱杯放在6—7月举办会增加球员受伤的风险,并可能引发赛历、商业收益变动以及转播收益分成等问题,从而损害他们的利益。尽管国际足联表示已经与欧洲俱乐部协会等机构进行过协商,并承诺尽可能不增加球员负荷,同时将转播收益分成的大头归参赛的欧洲俱乐部所有,但这并不能完全平息那些豪门的质疑。
现在来看,因凡蒂诺和国际足联通过改制为世俱杯赢得更多关注度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然而,能否在半年内拿出让人满意的软硬件配套服务,同时通过协商尽可能化解争议,将成为国际足联和世俱杯组委会下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难题。
无论如何,新版世俱杯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期待这项赛事能够在未来成为足球界的一项盛事,为球迷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比赛和难忘的回忆。